查看原文
其他

问世间情为何物?把恋爱谈成寻衅滋事

鹅师傅 腾讯安全战略研究 2022-05-19


大家好,我是鹅师傅。


问世间情为何物?


有一种是把两个人的恋爱,谈成三个人的寻衅滋事。



前段时间,有某男子为测女友恋爱忠诚度,找网站测试员冒充“网警”,最后被郑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郑州”通报,并以寻衅滋事依法对涉事的杨某、付某、宋某进行处罚。





鹅师傅梳理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付某(男,22 岁),为了测试与女友宋某(女,22 岁)的“忠诚度”,于是在某网站下单购买了“朋友忠诚度测试服务”


该网站的测试员杨某(男,25 岁)在接到订单后,就与付某联系,并获取了宋某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真实个人信息。


杨某通过手机号码搜索添加宋某为好友,然后进行所谓的“忠诚度测试”。


期间,杨某谎称自己可以通过公司监控宋某的个人信息,并出示了与付某共同虚构能查询个人信息的聊天截图,以及宋某的个人真实信息图片


更加夸张的是,杨某还自称是“网警”。


宋某在与杨某的聊天中,感到个人信息被泄露,于是在 9 月 12 日发微博求关注,称自己的个人信息疑遭“网警”查询,对方要求她做女朋友,被拒后就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此条微博在两天内被超过 11 万人关注。


在 12 日当晚,郑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郑州 在该条微博底部评论称:“已第一时间展开了调查,真相一定会水落石出,我们会及时通报情况”。


警方在 13 日凌晨将测试员杨某抓获,并对此事进行了通报。


14 日中午,当事人在微博发布道歉微博。


这个情侣间的恋爱闹剧,最终以三个人涉事人员被处罚告终。



鹅师傅想说,这年头年轻人谈恋爱也太折腾了。


测忠诚度、吵架、搞事情、上热搜一条龙,最后被警察叔叔通报、依法处罚,应该能让他们冷静一下吧。




微博发帖会构成“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作为我国目前第一“大”罪名,确实包容性很强。


那么在网络上发布违法信息,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是不是有将罪名扩大化的问题呢?



我们先来看看《刑法》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共有四种客观表现形式: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那么问题来了,貌似并不没有警察叔叔所通报的内容啊,那么认定寻衅滋事罪的理由到底在哪儿?


鹅师傅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也许答案隐藏在更深处。


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也是寻衅滋事罪的一种。


难道本案从头到尾是个骗局?


鹅师傅并不了解案件细节,但万能的网友可能已经给出了答案:






没错,不排除本案从始至终就是一场策划、一场营销。


付某、宋某、杨某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编造了这样一个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传播,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警察叔叔依据《司法解释》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认定了三人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


套路谁当真,谁把谁当真。


鹅师傅觉得嘛,恋爱还是可以谈的,但可别谈歪成了“寻衅滋事”。


不作死,就不会死。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